当前位置: 首页» 专家团队» 专家简介

专家简介

李杨

【教育背景】

 2005.9-2008.7   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  经济学博士

 2002.9-2005.7   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   经济学硕士

 1998.9-2002.7   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 经济学学士

【工作经历】

 20087-至今 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WTO研究院

【研究领域】

 WTO、服务贸易、国际问题

【主要研究成果】

论文:

 1.特朗普政府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—基于政党政治的研究视角,美国研究,2019年第3期;

 2.中国 OFDI 的贸易产品结构效应—基于国家异质性的分析,湖北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19年第4期;

 3.中国参与重构贸易投资体系规则的思路,开放导报,2019年第2期;

 4.中美关于WTO特殊与差别待遇改革的分歧,国际金融,2019年第8期;

 5.“一带一路”倡议下的金融科技合作体系构建与金融外交升级,清华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18年第5期;

 6.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开放与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,浙江大学学报(人文社会科学版),2018年第4期;

 7.对我国进一步扩大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思考,国际贸易,2018年第6期;

 8.金融科技发展驱动中国经济增长:度量与作用机制,广东社会科学,2018年第3期;

 9.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高端制造业增长,北京社会科学,2017年第10期;

 10三难选择”下跨境数据流动规制的演进与成因,清华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17年第5期;

 11.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国家金融安全研究,理论探讨,2017年第4期;

 12.以一带一盟”对接促中俄经贸有效合作,东北亚论坛,2017年第4期;

 13.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中国产业供需匹配与升级研究,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,2017年第4期;

 14.中国FDI就业影响的产业结构差异研究——基于25个省份数据的实证分析,内蒙古社会科学,2017年第2期;

 15.中国服务业FDI对就业影响的区域差异——基于25个省市数据的实证研究,人口与经济,2017年第1期;

 16.数字贸易规则美式模板”对中国的挑战及应对,国际贸易,2016年第10期;

 17.中美国际贸易制度之争——基于国际公共产品提供的视角,世界经济与政治,2016年第10期;

 18.从G7G20:竞争的多边主义与日本的全球治理角色,外交评论,2016年第5期;

 19.印度对G20的定位、立场与参与策略,社会科学战线,2016年第9期;

 20.金砖国家投资合作机制的发展与对策,河北学刊,2016年第5期;

 21.中国FTA优先缔结对象选择标准研究——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例,学习与探索,2016年第8期;

 22.两岸环境产品贸易强度与互补研究,东南学术,2016年第4期;

 23.务正道少数民族地区在黔北经济发展中的定位与策略,贵州民族研究,2016年第6期;

 24.新时期贵州对外开放策略研究,贵州社会科学,2016年第6期;

 25G20:美国领导全球经济治理的新途径——兼论中国的应对策略,当代亚太,2016年第2期;

 26.中国商业银行市场结构、经营效率与绩效水平——基于19家银行的经验数据,华中师范大学学报(人文社会科学版),2016年第2期;

 27.企业内部控制质量、盈余持续性与分析师预测,湖北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16年第2期;

 28.中国服务业开放对就业的影响研究,中国人口科学,2015年第6期;

 29.中韩自由贸易协定的影响效应研究东北亚论坛, 2015年第5期;

 30.中韩自由贸易协定对山东经贸发展的影响与对策山东社会科学, 2015年第9期;

 31.欧盟服务业创新政策新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科技进步与对策,2015年第19期;

 32.层级差异、模式举证与我国服务业开放取向,改革,2015年第7期;

 33.中国国内规制对服务进口的影响——基于调整后OECD产品市场规制指标的分析,内蒙古社会科学,2015年第4期;

 34.深化中国-东盟合作 打造自贸区升级版,国际贸易,2015年第6期;

 35.中国外贸要争主导权,光明日报,201773

 36.多哈回合又逢机遇之窗 2013年底有望取得进展,人民日报,201356

 37.东盟四国加入TPP的动因及中国的策略选择,当代亚太,2013年第2期;

 38.调整中国服务业发展格局的财税政策探析,国际贸易,2013年第2期;

 39.美国绿色经济理念下的贸易摩擦隐患及中国对策,东北亚论坛,2012年第6期;

 40.以进口推动国内产业转移结构升级,光明日报,201256

 41.完善进口体制机制 促进产业转型升级,国际贸易,2012年第4期;

 42.金砖国家服务贸易竞争力比较及其合作研究,亚太经济,2012年第2期;

 43.中美服务贸易与投资合作及影响研究,亚太经济,2012年第1期;

 44.中国服务业投资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研究,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,2011年第6期;

 45.发展中国家成员在多边贸易谈判中的博弈策略,亚太经济,2011年第4期;

 46.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几点思考,紫光阁,201110月;

 47CEPA框架下京港现代服务业合作机制研究,国际经贸探索,2010年第3期;

 48.中国服务贸易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,国际贸易,2009年第9期;

 49.多边贸易体制的博弈机制,国际经贸探索,2008年第5期;

 50.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影响因素实证分析,国际贸易问题,2008年第5期;

 51.加入WTO五周年中国外经贸发展回顾与展望,国际贸易,2006年第12期;

 52.取消棉花补贴意味着什么——《香港宣言》新棉花政策对中国棉纺织业的影响,中国纺织,20062月;

 53.入世后过渡期”的过渡思路,经济视角,20052月;

 54.利用WTO体制 维护我国国家经济安全,科学决策,20051月。

 

研究报告

 1.关于加入服务贸易协定(TISA)谈判 推动我国服务业高水平开放发展的建议,国家社科基金《成果要报》,2018年12月3日;

 2.关于发展陆上贸易 打开我国开放发展新空间的建议,国家社科基金《成果要报》,2017年第38期;

 3.关于G20杭州峰会议题设置的建议,国家社科基金《成果要报》,2015716

 4.美国《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》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,国家社科基金《成果要报》,20111026

 5.以进口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,国家社科基金《成果要报》,201219

 

著作:

 1.全球化逆潮(译著),机械工业出版社,20195月。

 2.世界贸易组织发展报告(2012-2015)(主要参与人),高等教育出版社,2013-2019年。

 3.国际服务贸易(编著),人民邮电出版社,20112月;

 4.多边贸易体制的博弈机制(专著),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,201010月;

 52010年世界经济与贸易发展及政策展望(参与),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,20102月;

 6.全球化及其不满(译著),机械工业出版社,200912月;

 7WTO主要成员贸易政策体系与对策研究(主要参与人),经济科学出版社,20099月;

 8.中国对外贸易30年(参与),中国商务出版社,200812月。

【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】

 1.国际经贸规则演变与我国自由贸易区战略研究,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,2016

 2.全球价值链背景下生产性服务业开放与北京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,北京市社科基地一般项目,2015

 3.服务业开放对就业的影响机制:基于不同提供模式比较研究的中国服务业开放策略,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,2015

 4.国内规制对服务贸易的影响:基于国别与行业研究的中国服务业规制改革,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,2010年。

 5.未来十年世界经济格局演变趋势及我国发展战略调整研究(子课题负责人),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,2012年;

 6.世界贸易组织发展报告(参与),教育部人文社科发展报告项目,2011年;

 7.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秩序重构与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研究(参与),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,2010年;

 8.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研究(参与),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,2007年。

 

Baidu
map